新聞中心
煙臺旅游景點簡介
煙臺地形為低山丘陵區(qū),山丘起伏和緩,溝壑縱橫交錯。山地占總面積的36.62%,丘陵占39.7%,平原占20.78%,洼地占2.90%。低山區(qū)位于市域中部,主要由大澤山、艾山、羅山、牙山、磁山、蛤山盧山、山昔山、昆崳山、玉皇山、招虎山等構(gòu)成,山體多由花崗巖組成,海拔在500米以上,最高峰為昆崳山,海拔922.8米。丘陵區(qū)分布于低山區(qū)周圍及其延伸部分,海拔100~300米,起伏和緩,連綿逶迤,山坡平緩,溝谷淺寬,溝谷內(nèi)沖洪積物發(fā)育,土層較厚。因煙臺市域降水較充沛,空氣濕潤,氣候溫和,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蔥蘢,明媚如畫。春天,滿山蒼翠,花香襲人;夏日,郁郁蔥蔥,一片生機(jī);秋季,果林紅葉,五彩紛呈;到隆冬時節(jié),銀裝素裹,玲瓏剔透。市域內(nèi),河網(wǎng)較發(fā)育,中小河流眾多,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,其中流城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龍河、大沽河、大沽夾河、王河、界河、黃水河和辛安河7條。主要河流以綿亙東西的昆崳山、牙山、艾山、羅山、大澤山所形成的“膠東屋脊”為分水嶺,南北分流入海。向南流入黃海的有五龍河、大沽河;向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夾河和辛安河;流入渤海的有黃水河、界河和王河。其特點,河床比降大,源短流急,暴漲暴落,屬季風(fēng)雨源型河流。其沖積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層厚而肥沃,盛產(chǎn)蘋果、大櫻桃、梨和葡萄。
煙臺旅游資源非常豐富,這里山青水秀,氣候宜人,有中國道教發(fā)源地昆崳山、徐福故里、屺母島以及眾多的海水浴場,風(fēng)光綺麗的海島港灣等自然風(fēng)光和歷史文化遺跡組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。夏季,海風(fēng)徐徐,清爽可人;山花爛漫,沁人心脾;海光山色,交相輝映。既是避暑納涼之勝地,也是各地游客旅游觀光的理想境地。
煙臺旅游素有“三區(qū)十景一條帶,四城五園六條線”之稱。三區(qū)是:煙臺金沙灘省級旅游度假區(qū),養(yǎng)馬島省級旅游度假區(qū),蓬萊風(fēng)景旅游區(qū);十景是:蓬萊閣、長山島、云峰山、昆崳山、羅山、屺山母島、徐福故里、叢麻院、牟氏莊園、鳳城萬米海灘十個旅游觀光景點;一條帶是:
西起萊州三山島東至牟平養(yǎng)馬島沿海觀光旅游帶;四城是:中華民俗博覽城、黃海游樂城、塔山競技游樂城、芝罘島海濱美食城;五園是:世界水景公園、南山公園、煙臺山公園、炮臺山公園、毓璜頂公園;六條線是:秦始皇東巡旅游線、徐福東渡旅游線、膠東民俗旅游線、人間仙境旅游線、文物古跡旅游線、海上六島旅游線。煙臺已成為名符其實的“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”
來源于 煙臺國旅